基地主任李志生教授与合作者的论文“资本工具创新与银行流动性创造——来自永续债的证据”在《金融研究》2024年第12期(总第534期)正式发表。该期刊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认定的A类期刊。
摘要:资本工具创新是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优化银行资本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路径。本文以2019年永续债发行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年至202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资本工具创新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行永续债显著提高了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水平,有利于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该效应主要体现在资本充足率较高的银行、非上市银行和信贷需求旺盛的时期。进一步研究发现,永续债有助于提高银行资本缓冲和资本质量,缓解流动性创造的顺周期性,并显著增强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有利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本研究从资本工具创新的角度拓展了银行资本监管政策研究的边界,为平衡资本监管要求与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资本工具创新;流动性创造;永续债;顺周期性
链接:http://www.jryj.org.cn/CN/abstract/abstract1400.shtml
作者简介
李志生,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数字技术与现代金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主要从事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理、市场微观结构、区域金融发展研究。主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等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等期刊。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湖北省委决策支持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人才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湖北省博士后卓越人才跟踪培养计划,获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湖北名师等荣誉。担任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等。
刘周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