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联席主任余明桂教授与合作者的论文《破产司法改革与稳就业:来自企业破产审理方式改革试点的证据》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5 年第 4 期发表。该期刊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科认定的A(A-)类期刊。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本文以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实施企业破产审理方式改革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破产司法改革对企业雇佣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破产司法改革促进了企业劳动雇佣,相较于未纳入试点地区企业,试点地区企业改革后的雇佣规模平均提升约7.1%。机制检验发现,控制权转移风险提高是破产司法改革促进劳动雇佣的作用渠道,即强势债权人对控制权的威胁推动企业要素投入从资本转向劳动力。异质性分析发现,就业促进效应在资本密集度较高、事前违约风险较高、内部人持股比例较高、资产更易执行和位于官员晋升压力较大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最后,本文还发现,由于强势债权人的关注,破产司法改革对企业薪酬支出没有显著影响,仅推动企业追求劳动雇佣规模的扩张而非人力资本的升级。本文拓展了中国破产司法改革经济后果的研究,从法治建设的角度丰富了稳就业的资本逻辑。
关键词:破产司法;劳动雇佣;债权人
链接:https://doi.org/10.13653/j.cnki.jqte.20250226.004
作者简介
余明桂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研究领域:数字金融、金融与人工智能、公司金融、金融与创新。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Accounting and Finance、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Economic Modelling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等10余项。
马林,博士研究生,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
强皓凡(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