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记者:沈佳怡)2025年4月17日下午14:30,数字技术与经济金融前沿论坛(第40期)在文泉楼南401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讲座主题为“Fund Manager Skill, Investment Constraints, and Trading Along Supply Chains”。主讲嘉宾为罗德岛大学林秉旋教授。讲座由数字技术与现代金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研究员、金融学院教授庄子罐主持。金融学院共30余人线下参与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庄子罐教授向参会人员简要介绍了林秉旋教授的相关信息,并对其能够在百忙之中为我院开展讲座表示由衷的感谢。
首先,林秉旋教授以供应链在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指出具有深度供应链洞察力的基金经理可通过集中投资垂直关联股票获取超额收益。“供应链网络的复杂性为主动管理提供了独特机会,”林教授强调,“这种策略不仅能捕捉行业协同效应,还可通过信息优势降低投资风险。”
随后,林秉旋教授通过实证分析2000—2024年的中国公募基金数据,得出关键结论:在控制风险、行业集中度及其他主动管理指标后,沿供应链集中持股的基金年化收益率将高出同类产品2.3%。通过展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股权交叉持有图谱,林教授进一步解释,“这种超额收益源于基金经理对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动态跟踪能力,例如预判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中下游企业利润的传导效应。”
然而,研究同时发现制度性约束对策略效果形成显著制约。林秉旋教授以基金投资范围限制为例指出,“部分基金因合同限定无法跨行业配置,导致错失供应链纵向整合机会。”数据显示,受严格投资限制的基金相较灵活型产品,潜在收益损失达1.8个百分点。面对约束,林秉旋教授提出双重破解路径:一是推动基金投资框架革新,允许适度放宽行业边界以捕捉供应链价值;二是强化基金经理的专业化培养。“专业化如同杠杆,能放大有限权限内的决策效率,”他援引研究数据称,“深耕特定供应链的基金经理即便在约束下,仍能通过精准选股实现风险调整后收益提升。”
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踊跃提问。有同学就“供应链投资策略在科技行业的适用性”展开探讨,林秉旋教授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例,解析了从晶圆制造到终端应用的投研逻辑,为与会师生提供了关于社会学习的独特见解,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极大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林秉旋,现为美国罗德岛大学金融学教授,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金融学博士。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企业并购、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中国资本市场以及行为金融等领域,已在Accounting Horizon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s Research,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Applied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以及《会计研究》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林教授曾先后执教于哈佛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所国内外名校,担任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和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客座主编,同时担任Applied Economics,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Finance Research Letters,Financial Review,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等国际一流期刊审稿人,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获《风险管理和保险评论》最佳论文奖(2008)、美国东北决策科学研究院会议最佳论文奖(2006)、《保险问题学报》最佳论文奖(2004)、国际保险协会年会最佳论文奖(2003)等奖励以及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杰出教授”称号。
数字技术与经济金融前沿论坛简介
“数字技术与经济金融前沿论坛”是由数字技术与现代金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协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数字技术与现代金融创新研究院、文澜学院、经济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财政税务学院共同举办,邀请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等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为演讲嘉宾,旨在为数字技术与经济金融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开放、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