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主任李志生教授的专著荣获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2-08-29 14:07:00 浏览次数:2965

近日,根据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获奖成果公示,基地主任李志生教授的专著《融资融券:制度与市场效应》荣获一等奖。

专著概述:

融资融券交易作为金融创新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是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一方面通过信用交易为市场创造了充足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价格发现机制。首先,本书从制度背景的角度介绍了A股市场融资融券交易的实践进程、模式及其国际比较,从标的、投资者和市场交易的角度分析了融资融券交易的动态发展。其次,本书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范式,从价格效率、市场稳定性、公司治理、信息治理等角度系统探究了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效应和经济后果。

本书立足中国资本市场实践,将学术研究与中国问题紧密结合,从政策评估的视角厘清了融资融券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资本市场创新对资产定价、信息环境和公司治理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这些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总结“中国经验”,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具有参考价值,对监管部门具有明确的政策参考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传播“中国经验”,为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实践和制度创新提供借鉴。

作为一种兼具杠杆和卖空交易特征的机制,融资融券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意义。2010年3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启动了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开始接受试点券商的融资融券交易申报,这标志着我国A股市场做空机制正式建立。自业务试点启动以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12月,先后共有90多家券商获批参与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营业部数量为10024家,融资融券客户数量为460万户。从交易量来看,截至2017年12月,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交易余额持续放量至10262.6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0217.58亿元,融券余额45.06亿元。

我国资本市场有着许多与成熟市场不同的特征。从投资者结构来看,个人投资者一直是我国市场的主体,各类创新型金融交易的参与者也多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以股市和融资融券为例,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股市5043.66万持仓投资者中的4946.33万户为自然人(占98.07%),开立融资融券信用账户的42.49万投资者中的42.39万户为个人投资者(占99.76%)。在实际市场中,个人投资者往往表现出信息不对称、投资知识缺乏、风险意识淡薄等特征,他们对创新型金融产品的结构特征和投资方法更是知之甚少,盲目参与交易,造成大量财富损失。另外,由于数量众多,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可能造成市场定价偏误和非理性波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放大资本市场创新的风险,导致市场崩溃。因此,采用科学的学术范式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效应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总结这些市场实践的经验和不足,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此外,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实践和经验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也有利于传播“中国经验”,为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实践和制度创新提供借鉴。

与发达国家市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卖空途径不同,我国市场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融券交易是目前唯一的针对特定股票的卖空交易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股票市场只有一部分股票为融资融券标的,其他大部分股票并不能卖空,而且自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推出以来,我国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先后进行了多次微调。这些都为研究信用和卖空交易的市场效应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其他卖空途径对相关研究结果的干扰,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对比分析和事件分析得到更为稳健的结果。

本书从政策评估的角度,系统研究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效应。本书共分为7章:第1章介绍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制度背景;第2章从标的、投资者和市场交易的角度分析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现状和动态变化;第3章对证券市场金融创新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第4章和第5章分别讨论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定价效率和价格稳定性的影响;第6章从现金持有价值和盈余管理的角度剖析融资融券的公司治理效应;第7章分别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分析师预测质量,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内部信息治理和外部信息治理的作用。

奖项说明: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省级奖,每两年评审一次,是湖北省社会科学界最高级别的奖项。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于2022年1月启动,对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2019年至2020年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进行评选。根据《〈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实施方案》规定,经过初评、复评、终审程序,第十三届省社科奖共评出拟获奖成果260项,我校获一等奖2项。